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譚詠麟“你知我知”国际网络歌迷俱乐部

快捷导航
查看: 1360|回复: 3
收起左侧

[经典回响]ALAN经曲老歌逐一品味之<爱在深秋>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0 12: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在深秋》是校长的最经典歌曲,也是校歌。〈爱在深秋〉与叶丽仪的《上海滩》一样,让有华人的地方都永远深爱着。很奇怪,这首歌改编自韩国歌曲,当时,这歌不十分引人注意。校长和赵容弼在参加一次歌唱比赛之后,以他敏锐的八十年代嗅歌触觉,预料这歌必受港人欢迎。果然,他找到了一级搞笑能手,也是功力深厚的填词人林敏聪先生,两位幽默人的合作,迸发出爱情凝练深重的旷世之作,成为华人娓娓道来的茶话佳品。

       〈爱在深秋〉也是专辑〈爱的根源〉中的一首歌。它延续了〈爱的根源〉的歌中意味,听起来十分有趣。〈爱的根源〉是温馨闲情之作,而〈爱在深秋〉就如它的名字一样,充满了苍凉的感觉,有一种在回忆爱情之中慢慢老去的情怀。
        
          从〈爱在深秋〉开始,已开始体现ALAN的嗓音日渐成熟,没有以前那种娇嗔幼嫩的声音。一句“如果情是永恒不朽”,就体现他的胸腔共鸣运用到位,非常厚实,非常稳重,增加了音质的沉聚感。结尾的高潮部份,“爱是可发不可收”,感情用气息呼泄,高音在细腻中体现优美,让听众感觉到爱情韶华老去的悲哀感觉。这首歌翻唱的歌星有很多,但都不够ALAN那么真切,那么平实和感人。包括克勤的翻唱,虽然高音有余,但气息容量不够,没有凌厉的气势,让人感觉到只有“往上飘”的感觉,正如歌曲所唱的“爱是可发不可收”,声音不能收回来。〈爱在深秋〉和〈雾之恋〉曾被港人称为最佳的原唱歌曲。

         阿伦演唱〈爱在深秋〉可谓不计其数,但本人最喜欢的是1984TVB十大劲歌金曲中那次。阿伦身穿白色长长外套,胸中挂自己的像章,舞台配景虽然简单,只有一颗大树,但树叶飘落在阿伦身上,给人秋天的气息。阿伦依靠在树旁,情深款款,一派皇者的风范,在冷秋意境的衬托下,导演了一幕爱情在冷冷的深秋慢慢逝去景象。这一幕也曾被歌迷列为最经典的“伦影的肖像”。当晚之后,很多女歌迷说要为阿伦一生一世如痴如醉。确实,秋叶飘落在伦心,谁人能避深秋情。

   〈爱在深秋〉能够成为华人经典系列之一,除了阿伦超众的出色唱功之外,歌者的外形给人第一感觉也很重要。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根据市场约定俗成的规则,好歌配靓人必定是最佳搭配。阿伦俊朗的外表,高雅的风度,情深款款的演唱,决定他就是这首歌的最好主人。假如当初这歌由当时的其它歌星演唱(如林子祥、张国荣、许冠杰、陈百强),我想不一定成为经典。林子祥,高音太强,不适合这歌深情的需要;张国荣,低音浓厚,高音尚嫌,通透力不强;许冠杰,嗓音变化不大,不易掌握感情的起伏;陈百强,轻声绰绰有余,外表形象虽吸引观众,可忧郁的形象注定他缺少一种皇者的霸帅气(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得罪有关歌迷敬请见谅)。

    深秋的黎明也有深秋的黄昏,一杯美酒在黄昏中品尝,会更加甘醇。〈爱在深秋〉过去是经典,现在也是经典,将来也是经典。美国慈善大王卡耐基说过:人在富贵浮云中死去是最悲哀的;我却说,老歌在经典中让人回味是最快乐的。
           
          爱在深秋,那个八十年代的秋天怎能叫人不回忆呢?

[ 本帖最后由 浪里人 于 2007-2-10 12:58 编辑 ]
发表于 2007-2-10 18: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是从《水中花》和《难舍难分》喜欢上Alan的,可是这首歌却是让我有最多回忆的歌!
不是最爱,确最经典!
 楼主| 发表于 2007-2-11 21: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ALANMA是第三代伦迷吧.
第一代:从听<反斗星><爱到你发狂>开始;
第二代:从听<爱的根源><爱在深秋>开始;
第三代从听<水中花><半梦半醒之间>开始;
第四代从听<讲不出再见><情凭谁来定错对>开始.
发表于 2007-2-12 15: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是哪一代,是从《水中花》和《难舍难分》开始,可是却也非常喜欢80年代的歌!
喜欢爱情三部曲,喜欢《也曾相识》、《世外桃源》、《路叠路》、《俗世洪流》……
说不清楚,都喜欢
不过知道不算是第一代,因为第一代提到的歌听过的比较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