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譚詠麟“你知我知”国际网络歌迷俱乐部

快捷导航
查看: 1077|回复: 3
收起左侧

转贴:30年﹐多少人浮浮沉沉﹐而我總浮在水面譚詠麟自述 來源:南方都市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6 12: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 href="http://www.rickytong.com/msgboard/message.cfm?subject_id=2219"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6699 size=2>http://www.rickytong.com/msgboard/message.cfm?subject_id=2219</FONT></A><FONT size=2> </FONT></P>
<><FONT size=2>2005-12-11 10:01:55 來源:南方都市報 </FONT><a href="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tszk/nfdsb/ssyl/sszk/200512110171.asp"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6699 size=2>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tszk/nfdsb/ssyl/sszk/200512110171.asp</FONT></A><FONT size=2> <BR>30年﹐多少人浮浮沉沉﹐而我總浮在水面譚詠麟自述 <BR><BR>  一個人要走多遠的路程﹐才能真正被稱為男人﹖一個人要唱多久的歌﹐才能被叫做唱片界的老臣﹖答案在風中飄。三十年﹐對于很多人來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可是對于一個在娛樂圈這種充滿商業爭斗和浮華變換的地方﹐能在一塊土地上堅守三十年﹐這是怎麼樣的信心和勇氣﹖又試問有幾個人能做到這一點﹖ <BR>  中文歌壇的歷史﹐也不過區區幾十年﹐但是在這不算太短的時間裡面﹐就只有一個人﹐在同一間公司裡呆了足足三十年﹐守著一塊故土﹐看著它成長變換﹐只有忠誠的心沒有變更過﹐沒有動搖過。這個人﹐就是永遠二十五歲的校長﹐譚詠麟。 <BR>  如果光說在公司的時間﹐像許冠杰更有資格和校長一決高下﹐不過阿Sam也有休息的時候﹐而校長則沒有間斷地在環球旗下發片﹐一發就是三十年﹐這等赤子之心﹐恐怕再沒有第二人可想。他像一塊不褪色的華表﹐見證了整個香港歌壇的起落浮沉。 <BR>  在2005年收尾前﹐譚詠麟在香港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對30年的歌壇生涯進行自我回顧。而他的老友們﹐也樂于浮出水面﹐一一談校長。 <BR>   <BR>  溫拿時期:無懮無慮踏入樂壇 <BR><BR>  1968年﹐譚詠麟與陳百祥﹑陳百﹑彭健新﹑葉智強以及陳友等人組合一支樂隊名叫“失敗者”(Losers)﹐但參加幾次比賽都沒有拿到理想的獎項。1973年﹐譚詠麟與彭健新﹑陳友﹑葉智強和鐘鎮濤將“失敗者”(Looser)樂隊重組為溫拿樂隊(Wynners)。兩年後﹐樂隊與環球唱片公司簽約﹐標志著譚詠麟正式踏入樂壇。 <BR><BR>  溫拿是我最無懮無慮的時期﹐“唔識死”。阿叻說18歲前認識的朋友才是真心朋友﹐我將這個時間推後兩年﹐20歲。溫拿幾個朋友到現在都很要好﹐真正的朋友大多都是20歲前認識的。和溫拿幾個成員至今都是好朋友﹐鐘鎮濤仍然在娛樂圈﹐陳友去北京做了某電視臺的總裁﹐彭健新在電視臺有時也唱歌﹐葉智強移民了。我們一直都有聯系。回看以往﹐也沒說誰紅誰不紅﹐每個人的路不同而已。 <BR>  和他們在一起最記得的事是﹐當時在山頂拍《追趕跑跳碰》的時候﹐健仔按劇本推了阿強一下﹐阿強當時很生氣﹐打了他。平時阿強最柔弱的﹐我們都很奇怪。後來知道阿強當時覺得健仔是故意的﹐所以就生氣了。後來幾個人在灣仔吃了車仔面﹐算是擺“和頭酒”。這事沒對外說過﹐但記得很清楚。 <BR>  阿叻說看見很多藝人在娛樂圈浮浮沉沉﹐而我就總浮在水面。也不是了(哈哈哈)﹐為什麼總浮著﹖因為我多救生圈唄﹗ <BR>  說起來曾志偉也算是我20歲前就認識的朋友。那時他爸爸和我爸爸去踢球﹐我們就在球場邊玩。當時不認識對方﹐是後來說起來才知道的。曾志偉當時有多高﹖他現在有多高以前就有多高﹐都沒長過哦﹐不﹐是現在比以前矮。哈哈哈﹐我們三個人合作開公司﹐但不會因為生意而影響了友誼﹐這的確很難得。 <BR>   <BR>  單飛之後:趕出大碟一炮打響 <BR><BR>  溫拿樂隊在1973年至1978年間﹐一共出版了十張大碟和十四張細碟﹐在電影方面也有所成就﹐不過最終還是在80年代來之前解散。1979年﹐《反斗星》成為譚詠麟個人事業的第一炮。 <BR><BR>  剛出道時頭幾張大碟都是和鄭國江合作。做第一張個人大碟《反斗星》時﹐那時我在臺灣拍戲趕回來﹐幾天就要做好一張碟。我一下飛機就去錄音﹐晚上六點錄到第二天早上10點。再用兩天時間錄了和音﹐一共三天半就錄了11首歌﹐都可算是個紀錄。 <BR>  那時沒有電腦加工﹐每次錄音都要一take過﹐而我是出名錄音快的。當時鄭國江在外面填詞﹐我在裡面錄音。他剛寫完的詞﹐墨水還沒干﹐就遞進來給我唱。很經典。 <BR>  我早期選的歌曲很多都是改編自日韓音樂﹐我二十多年前已經刮“韓風”的了。對我來說﹐好音樂是沒有界限的﹐歌無國界﹐就像美女﹐不管她是歐洲的﹑日本的﹑美國的﹐還是哪裡的﹐只要漂亮就會欣賞。 <BR>  《愛的根源》前後的大碟成績都非常好﹐那個時期有《霧之戀》﹑《暴風女神》等好歌。當時的大碟每張40港元。歌迷為了可以預訂到﹐專門去大碟鋪額外交10元給店主留碟﹐還寫上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可見當時唱片市場很風光。 <BR>   <BR>  黃金年代:歌壇爭霸三足鼎立 <BR><BR>  20世紀80年代中期﹐譚詠麟﹑張國榮和梅艷芳營造了香港音樂盛世的開端。譚詠麟更成為各大頒獎典禮上除了主持人上臺時間最多的人﹐拿獎拿到手軟。1988年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譚詠麟突然宣布以後不再領獎﹐令現在無數歌迷淚流滿面。 <BR><BR>  記得第一次跟梅艷芳見面是在她家裡。當時聽到報道說她心情不太好﹐我就通過別人介紹﹐去看一下她。當時她還住在跑馬地﹐有個小花園﹐種著幾棵很高大的盆栽。她告訴我前天晚上很邪﹐風很大﹐吹得花園裡那幾棵小樹滿天飛。那些小樹﹐估計要幾個人才能捧起來﹐她居然說可以飛起來。雖然是很久以前﹐但我印象依然很深﹐那時才11點﹐就說這些(邪門的)事﹐好害怕的。 <BR>  張國榮﹐其實我們私下也挺好的﹐就是那時歌迷爭得很厲害﹐我們也沒有很深地接觸過。 <BR>   <BR>  內地開唱:13年前從廣州起步 <BR><BR>  1992年﹐譚詠麟來到廣州舉行了他在內地的第一場演唱會﹐歌迷反響之熱烈超乎他的預期。當時﹐譚詠麟雖已不參加頒獎﹐但是他推出唱片的步伐卻沒有停止﹐而且唱片的質量同樣保持著很高的水准。譚詠麟退出樂壇的紛爭之地﹐得到了屬于自己更大的個人空間。 <BR><BR>  想一想﹐原來是13年前的事﹐過得很快。那時第一次在內地開演唱會﹐很興奮也很緊張﹐不知道內地歌迷的反應會是怎麼樣。原來﹐廣州的歌迷對我的歌都非常熟悉﹐當我唱《愛情陷阱》的時候﹐他們很有共鳴﹐讓我很意外。到了上海﹐沒想到那些歌迷居然也很熟悉我的粵語歌也可能他們是為了聽粵語歌而來看我的吧。 <BR>  在這13年裡﹐我去了中國內地很多城市開演唱會﹐從廣州到上海﹑從北京到大連﹑湛江……去年﹐左麟右李的演唱會在內地巡回﹐反應依然很熱烈。所以﹐我明年准備在廣州再開個唱﹐現在正在籌備當中。 <BR>   <BR>  三十周年:歌者戀歌繼續微笑 <BR><BR>  今年8月﹐譚詠麟在香港舉行紀念入行30周年的演唱會。他在舞臺上的風採不減當年﹐而此時﹐曾與他共同鑄造香港樂壇黃金時代的張國榮和梅艷芳已先後去世。吳君如曾在一次電臺採訪中戲稱:“譚伯伯﹐你現在是我們惟一的希望。”盡管他人唏噓不已﹐譚詠麟說起這30年﹐卻是一片雲淡風輕。 <BR><BR>  我從來不評價自己的演唱會﹐但覺得這次“歌者戀歌濃情30年演唱會”很滿意。 <BR>  演唱會第一場有80多首歌﹐連譜都趕不及派給樂隊。漏了兩首最重要的歌曲《愛在深秋》和《憑誰能定錯對》。我的演唱會怎麼會沒有這兩首歌呢﹖開完後才突然驚覺漏了﹐樂隊說都沒派譜。結果第二場要隆重介紹這兩首歌。 <BR>  這次每一場的歌曲都不同﹐包括和不同的嘉賓唱不同的歌﹐起碼有10首是不同的。 <BR>  每個嘉賓都好玩﹐孫楠雖然香港人不是太熟悉﹐但我知道他一定行。果然他一開聲﹐大家反應非常好﹐他的聲音太好了。當然最好玩的是徐小鳳和溫拿。和徐小鳳那場除了身份證是之前准備的﹐其他都是“爆肚”的。我演唱會前一個多月踢球弄傷了背﹐每天都要按摩﹐而最後一場﹐徐小鳳跳上我的背﹐剛好就跳到患處﹐再過一點點就碰到“禁地”。我很想背著她走一步﹐但實在走不了﹐只能讓舞臺轉。 <BR><BR>  專題策劃:何穎珊 <BR>  專題採寫:何穎珊﹑蔡麗 <BR>  特約作者:大地 <BR>  資料﹑錄音整理:黃長潔﹑朱靜﹑柯曉穎</FONT></P>
发表于 2005-12-16 20: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顶!
发表于 2005-12-18 14: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一遍,阿伦最棒</P>
发表于 2005-12-19 15: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